Page top

GX-ILM08C

GX系列IO-Link主控器單元

GX-ILM08C

利用 IO-Link 實現感測器層級資訊的可視化,進而解決作業現場的3大課題!在水或塵埃的環境下也能使用的M12 Smartclick 接頭型 IO-Link 主控器。

一般規格

項目 規格
組件電源電壓 DC20.4 ~ 26.4V (DC24V -15 ~ +10%)
I/O電源電壓 DC20.4 ~ 26.4V (DC24V -15 ~ +10%)
抗干擾性 符合IEC61000-4-4規範、2kV (電源線)
耐振動

誤動作 10 ~ 60Hz  振幅 0.7mm、60 ~ 150Hz  50m/s2

X、Y、Z各方向80分鐘

耐衝擊 150m/s2 振幅 0.7mm
耐電壓 AC600V (隔離電路之間)
絕緣阻抗 20MΩ以上(隔離電路之間)
使用環境溫度 -10 ~ 55℃
使用環境濕度 25 ~ 85% (不可結露)
使用環境氣體 不應有腐蝕性氣體
保存溫度 -25 ~ 65℃
存放濕度 25 ~ 85% (不可結露)
保護構造 IP67
安裝方法 需M5螺絲安裝
安裝強度 100N
通訊接頭強度 30N
接頭種類 EtherCAT通訊接頭:M12 (D-coding、母) × 2個
電源接頭:M12 (A-coding、公) × 1個
I/O接頭:M12 (D-coding、母)*1 × 8個
螺絲的鎖合扭力*2 圓形接頭(通訊接頭、電源、I/O):0.39 ~ 0.49N ・m
M5(從前面的模組安裝):1.47 ~ 1.96N ・m
節點地址設定SW用保護蓋0.4 ~ 0.6N ・m
適用規格*3 EU:EN 61131-2、RCM、KC、IO-Link符合性(Conformance)、EtherCAT符合性(Conformance)

*1. IO-Link的接頭類型必須支援ClassA
*2. 若為支援Smartclick之接頭,請插入至深處並旋轉1/8 。無須扭力管理。
*3. 有關最新的適用規格,請至本公司網站(https://www.omron.com.tw),或向本公司業務員進行確認。

模組規格

項目 規格
模組名稱 IO-Link主控器單元
型號 GX-ILM08C型
IO-Link埠數 8
通訊規格 通訊協定 IO-Link通訊協定
傳送速度 COM1:4.8kbps, COM2:38.4kbps, COM3:230.4kbps
網路拓樸 1對1
符合規格

• IO-Link Interface and System Specification Version1.1.2 

• IO-Link Test Specification Version1.1.2

裝置供給電流

(IO-Link模式時、SIO (DI)模式時)

額定電壓 DC24V (DC20.4 ~ 26.4V)
供給電流 0.2A/埠
短路保護功能
數位輸入(SIO (DI)模式時) 內部I/O通用 PNP
額定電壓 DC24V (DC20.4 ~ 26.4V)
輸入電流 5mA TYP. (DC24V)
ON電壓/ON電流 DC15V以上/5mA以上
OFF電壓 DC5V以下
輸入濾波時間 無濾波器、0.25ms、0.5ms、1ms (工廠出廠設定值)、2ms、4ms、8ms、16ms、32ms、64ms、128ms、256ms
數位輸出(SIO (DO)模式時) 內部I/O通用 PNP
輸出型 推挽電路
額定電壓 DC24V (DC20.4 ~ 26.4V)
最大負載電流 0.3A/埠
短路保護功能
漏電流 0.1mA以下
殘留電壓 1.5V以下
Pin2數位輸入(IO-Link模式時) 內部I/O通用 PNP
額定電壓 DC24V (DC20.4 ~ 26.4V)
輸入電流 2mA TYP. (DC24V)
ON電壓/ON電流 DC15V以上/2mA以上
OFF電壓 DC5V以下
輸入濾波時間 無濾波器、0.25ms、0.5ms、1ms (工廠出廠設定值)、2ms、4ms、8ms、16ms、32ms、64ms、128ms、256ms
纜線規格 纜線類型 非隔離類型
纜線長度 最大20 m
線間靜電容量 最大3 nF
迴圈電阻 最大6 Ω
外觀尺寸 175(W)×33(H)×60(D) [mm]  (49.1mm(H):包含接頭時)
絕緣方式 光耦合器絕緣
I/O電源供電方式 從電源接頭供給
模組電源消耗電流 60mA
I/O電源消耗電流 100mA
重量 430g
迴路構成 3541_sp_1
安裝方向與限制

安裝方向:可朝六種方向安裝

限制:無

保護功能 備有負載短路功能

功能規格

功能名稱 內容
基本功能 通訊功能 週期通訊 做為IO-Link通訊的主控器,將IO-Link裝置的I/O資料(Process data)分享至週期。
同時亦做為上位通訊的子機,將這些資料與IO-Link主控器本身的狀態分享至上位通訊主控器與週期。
可確認光電感測器的受光量、穩定檢測的寬裕度、近接感測器的過度接近等,裝置的檢測性能降低程度以及使用條件的變化。
訊息通訊 接收來自上位通訊主控器對於IO-Link主控器本身的訊息通訊指令並給予回應。
此外,還能中繼來自上位通訊主控器之對於IO-Link裝置的訊息通訊指令/回應(閘道器)。
可於運轉中從程式進行門檻值設定、調整執行、ON延遲時間變更等,裝置的參數變更與調整。
還可於運轉中確認裝置的運轉時間等的內部狀態資料。
通訊模式設定功能 埠得以個別選擇以下。
IO-Link模式、SIO (DI)模式、SIO (DO)模式、埠無效
依此可在1個模組之下,混合IO-Link通訊與數位I/O。
Pin2數位輸入功能 可在IO-Link模式下一邊進行IO-Link通訊,一邊進行使用2號針腳的數位輸入。
IO-Link通訊的傳送速度自動設定功能 IO-Link主控器可自動配合各IO-Link裝置既有的傳送速度(COM1、COM2、COM3其中之一),並且和各IO-Link裝置進行通訊。
因此無須設定各埠的連接裝置之傳送速度。
連接裝置查核功能 可於電源投入時查核連接至IO-Link主控器的IO-Link裝置組成,以及所登錄的IO-Link 裝置組成之設定。
使用者可選擇將連接裝置的查核功能設為有效或無效。
IO-Link通訊異常檢測功能 可檢測以下的功能:IO-Link纜線斷線、從IO-Link裝置的埠鬆脫、裝置事件(錯誤級別)、裝置構成的查核異常、IO-Link裝置的故障。
I/O纜線短路異常檢測功能 檢測I/O纜線短路的功能。
輸入資料有效通知功能 以「輸入資料有效」的旗標來確認IO-Link 通訊下的IN資料於上位控制器側的輸入處理時是否有效的功能。
應用功能 上位通訊異常時的負載阻斷功能 在IO-Link通訊模式下或SIO模式下,當上位通訊發生異常時阻斷自IO-Link主控器之輸出的功能。
可藉此避免來自上位通訊的錯誤數值下的輸出動作。
IO-Link通訊重試次數的累算功能 可利用CX-ConfiguratorFDT來讀取通訊重試次數的累積值。
可使用於受到I/O纜線干擾影響等的通訊狀態之判斷。
數位輸入濾波功能 可針對SIO (DI)模式時的數位輸入或IO-Link模式時的Pin2數位輸入,設定濾波處理之時間間隔。
可藉此去除由於受到干擾等的資料跳脫或開關的切跳。此外還能進行ON延遲動作與OFF延遲動作。
IO-Link裝置內參數設定的備份/還原功能 將各IO-Link裝置的參數設定資料備份至IO-Link主控器(儲存)或還原(復原)。
可藉此無須重新設定IO-Link裝置交換時的參數。
事件記錄功能 記錄發生於IO-Link主控器與IO-Link裝置之事件。
可藉此進行NJ/NX系列控制器部分的故障排除。

EtherCAT通訊規格

項目 規格
通訊協定 EtherCAT專用協定
調變方式 基頻
傳送速度 100Mbps
實體層 100BASE-TX (IEEE802.3)
接頭

M12 (D-coding、母) × 2 (支援隔離線) 

CN IN:EtherCAT輸入

CN OUT:EtherCAT輸出

通訊媒體 類別5以上規格(建議使用鋁膠帶及線對絞之雙重隔離遮蔽纜線)
通訊距離 節點(子機)距離:100m以內
抗干擾性 符合IEC61000-4-4規範  1kV以上
節點地址設定方式 由16進制節點地址開關或由 Configuration Tool設定
節點地址範圍 16進制000 ~ FFF (10進制0 ~ 4095):由節點地址開關或由Configuration Tool設定
LED顯示

UNIT PWR × 1 

IO PWR × 1 

L/A IN (Link/Activity IN) × 1 

L/A OUT (Link/Activity OUT) × 1 

RUN × 1 

ERR × 1

處理數據、資料 可變式PDO映射(Variable PDO mapping)
PDO尺寸/節點 2位元 ~ 270位元
郵件信箱 緊急訊息、SDO Request、SDO Response、SDO Information
同步模式 Free Run模式(非同步)

版本資訊

模組版本的種類

GX模組 支援版本*
EtherCAT
型號 模組版本 CPU模組 Sysmac Studio CX-Configurator
FDT
GX-ILM08C Ver.1.0 Ver.1.12之後的版本 Ver.1.16之後的版本 Ver.2.2之後的版本

*視模組的種類而定,某些可能沒有上表中所記載的版本。此時,請參考表中所示版本以後的舊版本。關於型號與版本的關連性,請參考各組件的使用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