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ztw_ajax_loader.gif

Page top

本文

壓力感測器

Pressure_TG_TW_3_3
※ 技術指南的PDF檔,建議按滑鼠右鍵"另存目標"儲存檔案。

概要用語解說
參考資料 

專有名詞解說
  • 標準壓力
    以大氣壓力為基準所表示的壓力大小。
    高於大氣壓力的壓力稱為「正壓」,低於大氣壓力的壓力稱為「負壓」。

  • 絕對壓力
    以絕對真空為基準所表示的壓力大小。

  • 差壓(相對壓力)
    相對於某一任意比較的壓力(基準壓力)所表示的壓力大小。

  • 大氣壓力
    大氣的壓力。一標準大氣壓力(1atm)相當於760mm高汞柱的壓力。

  • 真空
    壓力比大氣壓力低的狀態。

  • 檢測壓力範圍
    感測器可檢測到的壓力範圍。

  • 耐壓力
    當恢復到檢測壓力時,在性能不會變差的前提下可承受的壓力。

  • 反覆精度(ON/OFF輸出)
    在一定溫度(23℃)下增減壓力時,輸出反轉的壓力值除以檢測壓力的全量程後,所得之動作點壓力變動值。

 

  • 測量精度(線性)
    在一定溫度(23℃)下、施加零壓力或者額定輸出時,將輸出電流標準值(4mA、20mA)的誤差值除以全量程所得數值。
    以%F.S.為單位。
  • 直線性(線性)
    類比輸出相對檢測壓力雖幾乎呈線性變化,但稍微偏離理想直線。將此偏差以相對於滿刻度的百分比表示,即為直線性。

  • 遲滯(線性)
    在零壓力與額定壓力下,於各個輸出電流(或電壓)值之間畫一理想直線,求出實測電流(或電壓)值及理想電流(或電壓)值之差作為誤差值。計算出壓力上升時的誤差值與壓力下降時的誤差,以此誤差的最大絕對值除以滿刻度電流(或電壓)值所得之值。以%F.S.為單位。

  • 遲滯(ON/OFF輸出)
    以輸出的ON點壓力和OFF點壓力之差除以滿刻度壓力值所得之值。

  • 非腐蝕性氣體
    即包含在空氣中的物質(氮,二氧化碳等)與惰性氣體(氬,氖等)。

  • 計量法
    於1993年11月1日實施的新計量法規定,除了用於測量活體內的壓力外,禁止使用Torr。
    此外,1999年9月30日開始禁止使用kgf/m2與mHg (血壓測量除外),mH2O。

 1. 電壓輸出型的輸出阻抗測量方法
 

 此時,測量輸出開路時的電壓(Eo)。接著測量連接負載阻抗(例如轉換器的允許負載阻抗之最小值)時的電壓(Ex)。將測量到的Eo及Ex的值,與連接負載阻抗時的負載阻抗值(Rx)帶入式子(2)算出轉換器的輸出阻抗(Ro)。

2. 電流輸出型的輸出阻抗之測量方法
     圖2中連接負載阻抗(Rx)時輸出端子的電壓(Ex)為Ex = IxRx = (Io-Ix) Ro … (3)從式子(3)求輸出阻抗(Ro),        結果為:

 
此時,測量輸出短路時的電流(Io)。

接著測量連接負載阻抗(例如轉換器的允許負載阻抗之最大值)時的電流(Ix)。將測量到的Io及Ix值,與連接負載阻抗時的負載阻抗值(Rx)帶入式子(4)算出轉換器的輸出阻抗(Ro)。
另外,此處介紹的轉換器輸出阻抗為正常動作時的數值。

3. 理想輸出阻抗
     一般而言,為求極力降低轉換器的負載變化帶來的影響,電壓輸出型轉換器的輸出阻抗盡可能以小的值為佳,也就是愈接近       0Ω愈好。
     此外,電流輸出型的轉換器則相反,以較大的值,即無限大為佳。

4. 使用阻抗的計算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