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時中變更類比計時器的設定時,會依下列公式進行動作。
 T :最終計時結束時間 T1 :經過時間 T2 :變更後設定 T3 :變更前設定
- 設定誤差
表示與刻度時間相較時實際動作時間的誤差。下列公式可算出設定誤差,測量位置為最大刻度時間1/3以上的任意刻度值。
 TM :動作時間測量值(5次以上)的平均值 Ts :設定時間 TMs:最大刻度時間 (但使用數位計時器時設定值=TMs)
- 電壓的影響
表示在容許電壓變動範圍內,電源電壓發生變動時的動作時間變化。
電壓影響的計算公式
 TM1 :在使用電源電壓的環境下動作時間的平均值。 TMx1 :在容許電壓變動範圍中,在與TM1相較時會產生最大偏差的電壓環境下,其動作時間的平均值 TMs :最大刻度時間 (但使用數位計時器時設定值=TMs)
- 溫度的影響
表示在使用環境溫度範圍內,溫度變化帶給動作時間的影響,並以動作時間的變化方式加以呈現。
溫度影響的計算公式
 TM2 :在+20℃ 環境下動作時間的平均值。 TMx2 :在使用環境溫度範圍中,在與TM2相較時會產生最大偏差的溫度環境下,其動作時間的平均值 TMs :最大刻度時間 (但使用數位計時器時設定值=TMs)
- 暫停時間特性
表示在一定暫停時間下的動作時間,與更動暫停時間後的動作時間之變化差異。
暫停時間特性計算公式
 TM3:在暫停時間1秒環境下動作時間的平均值。 TMx3:從規定的復歸時間起計算1小時範圍內的暫停時間中,在與TM3相較時會產生最大偏差的暫停時間之環境下,其動作時間的平均值。 TMs :最大刻度時間 (但使用數位計時器時設定值=TMs)
暫停時間特性是利用電容器與電阻進行充放電的電子計時器所擁有的特性,其數值約為±1.5~±5%。 計時器的時間準確度依據上述的動作時間偏差、設定誤差、電壓的影響、溫度的影響、暫停時間特性等5項性能決定。但是在個別的規格說明中,可能會省略幾乎不受影響的性能項目。 在馬達計時器、電子計時器中,會將上述項目個別以百分比表示。 在計數計時器中因為其動作的原理,動作時間的變化範圍幾乎皆維持一定數值,故將上述項目以變化時間範圍來表示。此外,在計數計時器中也有可能會使用包含5個項目所有特性的總誤差來表達準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