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E2E NEXT

標準型近接感測器

E2E NEXT

利用 「長距離檢測」 打造不會突然停止的設備。支援IO-Link

近接感測器 選型工具

只需選擇檢測距離/材料/尺寸等必要條件,即可搜索接近傳感器類型。

直流3線式 高級機型

E2E NEXT系列(超長距離/長距離型)

直流3線式

隔離型

類型 超長距離型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4[]8 E2E-X9[]12 E2E-X14[]18 E2E-X23[]30
檢測距離 4 mm±10% 9 mm±10% 14 mm±10% 23 mm±10%
設定距離 0~3mm 0~6.8 mm 0~10.6 mm 0~17.6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 (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12 × 12 × 1 mm

27 × 27 × 1 mm

42 × 42 × 1 mm

69 × 69 × 1 mm
應答頻率 *1 700 Hz 700 Hz 350 Hz 20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輸出型態 B[] 類型: PNP 開路集極, C[] 類型: NPN 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控制輸出 控制輸出 1輸出類型:DC10~30V Class2􀈃5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2V以下(負載電流5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25~+60℃
保存時:-25~+70℃
(不可結冰結露)
動作時及保存時:-25~+70℃(不可結冰結露)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在-25~+60℃的溫度範圍內、
+23℃ 時,檢測距離的-15~+25%以內
在-25~+70℃ 的溫度範圍內、+23℃ 時,檢測
距離的±15%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
(
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
(
耐久性)
500 m/s2 X、Y、Z各方
向10次
1,000 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3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 (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接頭、M8 (3針)接頭)
重量*4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 85 g 約 95 g 約 180 g 約 26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
中繼型
約 55 g 約 70 g 約 115 g 約. 200 g
接頭型 約 40 g *5 約 55 g 約 95 g 約180 g
材質 外殼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脂 (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 (PVC) 聚氯乙烯(PVC) 註.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的材質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切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復歸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
Ver 1.1
傳輸速度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大小: 2 bytes, OD 大小: 1 byte (M-sequence type: TYPE_2_2)
最小週期時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類型 長距離型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3[]8 E2E-X6[]12 E2E-X12[]18 E2E-X22[]30
檢測距離 3 mm±10% 6 mm±10% 12 mm±10% 22 mm±10%
設定距離 0~2.4 mm 0~4.8 mm 0~9.6 mm 0~16.8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 (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9 × 9 × 1 mm

18 × 18 × 1 mm

36 × 36 × 1 mm

66 × 66 × 1 mm
應答頻率 *1 1,000 Hz 800 Hz 500 Hz 20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2輸出類型:20mA以下
輸出型態 B[]類型:PNP開路集極
C[]類型:NPN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2輸出類型(B3、C3):
NO+NC (常開、常閉)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1輸出類型:DC10~30V

Class2、100mA以下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100mA以下􀈃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5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2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1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5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時:-25~+70℃ (不可結冰結露)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在-25~+70℃ 的溫度範圍內、+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
(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
(耐久性)
500m/s2 
X、Y、Z各方向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3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接頭、M8 (3針)接頭)
重量*4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85 g 約95 g 約180 g 約26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
中繼型
約55 g 約70 g 約115 g 約200 g
接頭型 約40 g *5 約55 g 約95 g 約180 g
材質 外殼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脂(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 (PVC)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復歸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
Ver 1.1
傳輸速度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 大小: 2 bytes, OD 大小: 1 byte (M-sequence type: TYPE_2_2)
最小週期時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1. 應答頻率為平均值。檢測條件:標準檢測物體為準,檢測物體的間隔為標準檢測物體的2倍,設定距離為檢測距離的1/2。
*2. PNP輸出的NC型與NPN輸出的全部類型不支援IO-Link。
*3. 「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是指歐姆龍獨家的耐用性評價基準。
型錄中標示的耐油實力年數,是代表商品設計及耐油性能評價結果中位數(=Typ值)的實力值。
出貨的產品實力值以2年為中心存在誤差。
接頭中繼型在與圓形耐油連接器XS5 NEXT系列正確嵌合的狀態下,實證耐油實力值2年。
纜線芯線露出的部􀏷,非本性能的對象。
*4. 本體尺寸為標準型的重量。
*5.有M8接頭與M12接頭。

直流3線式

非隔離型

類型 超長距離型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8M[]8 E2E-X16M[]12 E2E-X30M[]18 E2E-X50M[]30
檢測距離 8 mm±10% 16 mm±10% 30 mm±10% 50 mm±10%
設定距離 0~6 mm 0~12.2 mm 0~23 mm 0~38.2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 (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24 × 24 × 1 mm

48 × 48 × 1 mm

90 × 90 × 1 mm

150 × 150 × 1 mm
應答頻率 *1 500 Hz 400 Hz 200 Hz 10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輸出型態 B[]類型:PNP開路集極
C[]類型:NPN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開)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1輸出類型:DC10~30V Class2、5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2V以下(負載電流5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時: -25~+70℃ (不可結冰結露)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時: 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在-25~+70℃ 的溫度範圍內、+23℃ 時,檢測距離的±15%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500m/s2 
X、Y、Z各方向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3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 接頭、M8 (3針) 接頭)
重量 *4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85 g 約95 g 約190 g 約31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中繼型
約55 g 約70 g 約125 g 約250 g
接頭型 約40 g *5 約55 g 約105 g 約230 g
材質 外殼 不銹鋼 (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脂 (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 (PVC) 聚氯乙烯(PVC) 註.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的材質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切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復歸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格 Ver1.1
傳輸速度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大小: 2 bytes, OD大小: 1 byte (M-sequence type: TYPE_2_2)
最小週期時間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類型 長距離型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6M[]8 E2E-X10M[]12 E2E-X20M[]18 E2E-X40M[]30
檢測距離 6 mm±10% 10 mm±10% 20 mm±10% 40 mm±10%
設定距離 0~4.8 mm 0~8 mm 0~16 mm 0~32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18 × 18 × 1 mm

30 × 30 × 1 mm

60 × 60 × 1 mm

120 × 120 × 1 mm
應答頻率 *1 800 Hz 400 Hz 200 Hz 10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2輸出類型:20mA以下
輸出型態 B[]類型:PNP開路集極
C[]類型:NPN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2輸出類型(B3、C3):
NO+NC (常開、常閉)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100mA
以下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100mA以下、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5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2V
以下
(負載電流
100mA、
纜線長度2m時)
1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5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25~+70℃ (不可結冰結露)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在-25~+70℃ 的溫度範圍內、+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
(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
(耐久性)
5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3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接頭、M8 (3針)接頭)
重量 *4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85 g 約95 g 約190 g 約28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中繼型
約55 g 約70 g 約125 g 約220 g
接頭型 約40 g *5 約55 g 約105 g 約200 g
材質 外殼 不銹鋼
(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切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復歸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格 Ver1.1
傳輸速度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大小:2byte、OD大小:1byte (M-sequence type:TYPE2_2)
最小週期時間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1. 應答頻率為平均值。檢測條件:標準檢測物體為準,檢測物體的間隔為標準檢測物體的2倍,設定距離為檢測距離的1/2。
*2. PNP輸出的NC型與NPN輸出的全部類型不支援IO-Link。
*3.「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是指歐姆龍獨家的耐用性評價基準。本型錄中標示的耐油實力年數,是代表商品設計及耐油性能評價結果中位數(=Typ值)的實力
值。出貨的產品實力值以2年為中心存在誤差。接頭中繼型在與圓形耐油連接器XS5 NEXT系列正確嵌合的狀態下,實證耐油實力2年。纜線芯線露出的部分,非本
性能的對象。
*4. 本體尺寸為標準型的重量。
*5. 有M8接頭與M12接頭。

直流3線式 基本機型

E2E NEXT系列(中距離/短距離型)

直流3線式

隔離型

類型 中距離短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2[]8 E2E-X4[]12 E2E-X8[]18 E2E-X15[]30
檢測距離 2 mm±10% 4 mm±10% 8 mm±10% 15 mm±10%
設定距離 0~1.6 mm 0~3.2 mm 0~6.4 mm 0~12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8 × 8 × 1 mm

12 × 12 × 1 mm

24 × 24 × 1 mm

45 × 45 × 1 mm
應答頻率 *1 1,500 Hz 1,000 Hz 500 Hz 25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2輸出類型:20mA以下
輸出型態 B[]類型:PNP開路集極
C[]類型:NPN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2輸出類型(B3、C3):NO+NC (常開、常閉) *3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200mA
以下
(-40~+70℃
時)、100mA以下
(+70~+85℃
時)、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50mA以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200mA以下、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10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
200mA、纜線長
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
50mA、纜線長度
2m時)
1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200mA、纜線長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40~+85℃ (不可結冰結露)
註. M12接頭中繼型的UL額定溫度為-25~+70℃。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40~+85℃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5%以內,-25~+70℃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A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500m/s2 X、Y、Z
各方向 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4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 (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接頭、M8 (3針)接頭)
重量 *5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85 g 約95 g 約170 g 約24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中繼型
約55 g 約70 g 約105 g 約170 g
接頭型 約40 g *6 約55 g 約85 g 約160 g
材質 外殼 不銹鋼
(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面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PVC) 註.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的材質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切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復歸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
Ver1.1
傳輸速度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大小:2byte、OD大小:1byte (M-sequence type:TYPE2_2)
最小週期時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類型 短距離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1R5[]8 E2E-X2[]12 E2E-X5[]18 E2E-X10[]30
檢測距離 1.5 mm±10% 2 mm±10% 5 mm±10% 10 mm±10%
設定距離 0~1.2 mm 0~1.6 mm 0~4 mm 0~8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0%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8 × 8 × 1 mm

12 × 12 × 1 mm

18 × 18 × 1 mm

30 × 30 × 1 mm
應答頻率 *1 2,000 Hz 1,500 Hz 600 Hz 40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2輸出類型:20mA以下
輸出型態 B[]類型:PNP開路集極
C[]類型:NPN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2輸出類型(B3、C3):NO+NC (常開、常閉) *3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200mA
以下
(-40~+70℃
時)、100mA以下
(+70~+85℃
時)、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50mA以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200mA以下、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10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
200mA、纜線長
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
50mA、纜線長度
2m時)
1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200mA、纜線長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40~+85℃ (不可結冰結露)
註. M12接頭中繼型的UL額定溫度為-25~+70℃。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40~+85℃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5%以內,-25~+70℃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500m/s2 X、Y、Z
各方向 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4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 (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接頭、M8 (3針)接頭)
重量 *5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85 g 約95 g 約170 g 約24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中繼型
約55 g 約70 g 約105 g 約170 g
接頭型 約40 g *6 約55 g 約85 g 約160 g
材質 外殼 不銹鋼
(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切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復歸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
Ver1.1
傳輸速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大小:2byte、OD大小:1byte (M-sequence type:TYPE2_2)
最小週期時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1. 應答頻率為平均值。檢測條件:標準檢測物體為準,檢測物體的間隔為標準檢測物體的2倍,設定距離為檢測距離的1/2。
*2. PNP輸出的NC型與NPN輸出的全部類型不支援IO-Link。
*3. M8尺寸的2輸出規格,只有長尺寸的M12接頭型。
*4.「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是指歐姆龍獨家的耐用性評價基準。本型錄中標示的耐油實力年數,是代表商品設計及耐油性能評價結果中位數(=Typ值)的實力
值。出貨的產品實力值以2年為中心存在誤差。接頭中繼型在與圓形耐油連接器XS5 NEXT系列正確嵌合的狀態下,實證耐油實力2年。纜線芯線露出的部分,非本
性能的對象。
*5. 本體尺寸為標準型的重量。
*6. 有M8接頭與M12接頭。

直流3線式

非隔離型

類型 中距離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4M[]8 E2E-X8M[]12 E2E-X16M[]18 E2E-X30M[]30
檢測距離 4 mm±10% 8 mm±10% 16 mm±10% 30 mm±10%
設定距離 0~3.2 mm 0~6.4 mm 0~12.8 mm 0~24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12 × 12 × 1 mm

24 × 24 × 1 mm

48 × 48 × 1 mm

90 × 90 × 1 mm
應答頻率 *1 1,000 Hz 800 Hz 400 Hz 10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2輸出類型:20mA以下
輸出型態 B[]類型:PNP開路集極
C[]類型:NPN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2輸出類型(B3、C3):NO+NC (常開、常閉) *3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1輸出類型:DC10
~30V Class2、
200mA以下
(-40~+70℃
時)、
100mA 以下
(+70~+85℃
時)、
2輸出類型:DC10
~30V Class2、
50mA以下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200mA以下、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10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
200mA、纜線長度
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50mA、
纜線長度2m時)
1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200mA、纜線長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保存時:-40~+85℃ (不可結冰結露)
註. M12接頭中繼型的UL額定溫度為-25~+70℃。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40~+85℃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5%以內,-25~+70℃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500m/s2 X、Y、Z
各方向 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4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接頭、M8 (3針)接頭)
重量 *5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85 g 約95 g 約170 g 約28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中繼型
約55 g 約70 g 約105 g 約220 g
接頭型 約40 g *6 約55 g 約85 g 約200 g
材質 外殼 不銹鋼
(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PVC) 註.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的材質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切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格 Ver 1.1
傳輸速度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大小:2byte、OD大小:1byte (M-sequence type:TYPE2_2)
最小週期時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類型 短距離
尺寸 M8 M12 M18 M30
型號 E2E-X2M[]8 E2E-X5M[]12 E2E-X10M[]18 E2E-X18M[]30
檢測距離 2 mm±10% 5 mm±10% 10 mm±10% 18 mm±10%
設定距離 0~1.6 mm 0~4 mm 0~8 mm 0~14.4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0%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請參閱「特性資料」→68頁)
標準檢測物體
8 × 8 × 1 mm

15 × 15 × 1 mm

30 × 30 × 1 mm

54 × 54 × 1 mm
應答頻率 *1 1,000 Hz 800 Hz 400 Hz 100 Hz
電源電壓 DC10~30V 亦包含漣波(p-p) 10%,Class2
消耗電流 1輸出類型:16mA以下
2輸出類型:20mA以下
輸出型態 B[]類型:PNP開路集極
C[]類型:NPN開路集極
動作模式
(檢測物體接近時)
1輸出類型(B1、C1):NO (常開)
1輸出類型(B2、C2):NC (常閉)
2輸出類型(B3、C3):NO+NC (常開、常閉) *3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1輸出類型:DC10
~30V Class2、
200mA以下
(-40~+70℃
時)、100mA以下
(+70~+85℃
時)、
2輸出類型:DC10
~30V Class2、
50mA以下
1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200mA以下、
2輸出類型:
DC10~30V Class2、100mA以下
殘留電壓 1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
200mA、纜線長度
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
(負載電流50mA、
纜線長度2m時)
1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200mA、纜線長度2m時)、
2輸出類型:
2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2 標準I/O模式(SIO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熄燈)
IO-Link通信模式(COM模式):動作指示燈(橙色/亮燈)、通信指示燈(綠色/閃爍(1s週期))
保護回路 電源逆接保護、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保存時:-40~+85℃ (不可結冰結露)
註. M12接頭中繼型的UL額定溫度為-25~+70℃。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及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40~+85℃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5%以內,-25~+70℃ 的溫度範圍內,當+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500m/s2 X、Y、Z
各方向 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JIS C 0920 附錄1 IP67G、歐姆龍耐油
元件評價基準*4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接頭型:IEC60529規格 IP67、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接頭型(M12接頭、M8 (4針)接頭、M8 (3針)接頭)
重量 *5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85 g 約95 g 約170 g 約240 g
M12
Smartclick
接頭中繼型
約55 g 約70 g 約105 g 約170 g
接頭型 約40 g *6 約55 g 約85 g 約160 g
材質 外殼 不銹鋼
(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圈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註、出線型,接頭中繼型
主要的IO-Link功能 *2 切換NO/NC的動作模式、選擇自我診斷功能的有效/無效、選擇過度接近判定距離、選擇控制輸出的計時器功能及計時器時間、
選擇不穩定輸出(IO-Link通信模式)的ON延遲時間、監視器輸出、讀取通電時間、讀取感測器內部溫度、起始復歸
IO-Link
通信規格
*2
IO-Link規格 Ver 1.1
傳輸速度 COM2 (38.4 kbps), COM3 (230.4 kbps)
資料長度 PD大小:2byte、OD大小:1byte (M-sequence type:TYPE2_2)
最小週期時
COM2: 2.3 ms, COM3: 0.4 ms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1. 應答頻率為平均值。檢測條件:標準檢測物體為準,檢測物體的間隔為標準檢測物體的2倍,設定距離為檢測距離的1/2。
*2. PNP輸出的NC型與NPN輸出的全部類型不支援IO-Link。
*3. M8尺寸的2輸出規格,只有長尺寸的M12接頭型。
*4.「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是指歐姆龍獨家的耐用性評價基準。本型錄中標示的耐油實力年數,是代表商品設計及耐油性能評價結果中位數(=Typ值)的實力
值。出貨的產品實力值以2年為中心存在誤差。接頭中繼型在與圓形耐油連接器XS5 NEXT系列正確嵌合的狀態下,實證耐油實力2年。纜線芯線露出的部分,非本
性能的對象。
*5. 本體尺寸為標準型的重量。
*6. 有M8接頭與M12接頭。

直流2線式

E2E NEXT 系列(長距離型)

直流2線式

尺寸 M8 M12
隔離 隔離 非隔離 隔離 非隔離
型號 E2E-X3D[] E2E-X6MD[] E2E-X7D[] E2E-X10MD[]
檢測距離 3 mm ±10% 6 mm ±10% 7 mm ±10% 10 mm ±10%
設定距離*1 0~2.4 mm 0~4.8 mm 0~5.6 mm 0~8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會降低檢測距離。請參閱「特性資料」→23 頁。)
標準檢測物體
9 × 9 × 1 mm

18 × 18 × 1 mm

21 × 21 × 1 mm

30 × 30 × 1 mm
應答頻率 *2 350 Hz 250 Hz 350 Hz 200 Hz
電源電壓 DC 10~30V (包含漣波(p-p) 10%)
漏電流 0.8mA 以下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3~100mA
殘留電壓 有極性型:3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無極性型:5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D1型:動作指示燈(橘色LED)、設定指示燈(綠色LED)
D2型:動作指示燈(橘色LED)
動作模式 D1型:NO
D2型:NC
詳情請參閱「輸入輸出段回路圖」的時序圖→26 頁
保護回路 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25~+70℃,保存時:-40~+85℃ (不可結冰結露)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在-25~+70℃ 的溫度範圍內、+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at 500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1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5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P67 (IEC60529)、IP67G (JIS C 0920 附錄1)、
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3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 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重量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60 g 約70 g
接頭
中繼型
約30 g 約40 g
材質 外殼 鍍鎳黃銅 不銹鋼
(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
附屬品 附屬品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尺寸 M18 M30
隔離 隔離 非隔離 隔離 非隔離
型號 E2E-X11D[] E2E-X20MD[] E2E-X20D[] E2E-X40MD[]
檢測距離3 11 mm ±10% 20 mm ±10% 20 mm ±10% 40 mm ±10%
設定距離*1 0~2 8.8 mm 0~216 mm 0~216 mm 0~232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5%以下
可檢測物體 F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會降低檢測距離。請參閱「特性資料」→23 頁。)
標準檢測物體
33 × 33 × 1 mm

60 × 60 × 1 mm

60 × 60 × 1 mm

120 × 120 × 1 mm
應答頻率 *2 250 Hz 200 Hz 200 Hz 50 Hz
電源電壓 DC 10~30V (包含漣波(p-p) 10%
漏電流 0.8mA 以下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3~100mA
殘留電壓 有極性型:3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無極性型:5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D1型:動作指示燈(橘色LED)、設定指示燈(綠色LED)
D2型:動作指示燈(橘色LED)
動作模式 D1型:NO
D2型:NC
詳情請參閱「輸入輸出段回路圖」的時序圖→26 頁
保護回路 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25~+70℃,保存時:-40~+85℃ (不可結冰結露)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在-25~+
70℃ 的溫度範
圍內、+23℃
時,檢測距離
的±20%以內
在-25~+
70℃ 的溫度範
圍內、+23℃
時,檢測距離
的±10%以內
在-25~+70℃ 的溫度範圍內、
+23℃ 時,檢測距離的±20%以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at 500VDC)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P67 (IEC60529)、IP67G (JIS C 0920 附錄1)、
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3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 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重量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130 g 約150 g 約180 g 約210 g
接頭
中繼型
約70 g 約90 g 約110 g 約140 g
材質 外殼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1. 請在綠色指示燈亮燈的範圍內使用。(D2型除外。)
*2. 應答頻率為平均值。檢測條件:標準檢測物體為準,檢測物體的間隔為標準檢測物體的2倍,設定距離為檢測距離的1/2。
*3.「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是指歐姆龍獨家的耐用性評價基準。
本型錄中標示的耐油實力年數,是代表商品設計及耐油性能評價結果中位數(=Typ值)的實力值。
出貨的產品實力值以2年為中心存在誤差。
接頭中繼型在與圓形耐油連接器XS5 NEXT系列正確嵌合的狀態下,實證耐油實力值2年。
纜線芯線露出的部分,非本性能的對象。

E2E NEXT 系列(短距離型)

直流2線式

尺寸 M8 M12 M18
隔離 隔離
型號 E2E-X1R5D[] E2E-X2R5D[] E2E-X5D[]
檢測距離 1.5 mm ±10% 2.5 mm ±10% 5 mm ±10%
設定距離 *1 0~1.2 mm 0~2 mm 0~4 mm
應差 檢測距離的10%以下
可檢測物體 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會降低檢測距離。請參閱「特性資料」→23 頁。)
標準
標準檢測物體 鐵10 × 10 × 1 mm 鐵12 × 12 × 1 mm 鐵18 × 18 × 1 mm
應答頻率 *2 250 Hz 250 Hz 250 Hz
電源電壓 DC 10~30V (包含漣波(p-p) 10%)
漏電流 0.8mA 以下
控制輸出 開關容量 3~100mA
殘留電壓 有極性型:3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無極性型:5V以下(負載電流100mA、纜線長度2m時)
指示燈 D1型:動作指示燈(橘色LED)、設定指示燈(綠色LED)
D2型:動作指示燈(橘色LED)
動作模式 D1型:NO
D2型:NC
詳情請參閱「輸入輸出段回路圖」的時序圖→26 頁
保護回路 突波吸收、負載短路保護
環境溫度範圍 動作時:-25~+70℃,保存時:-40~+85℃ (不可結冰結露)
環境
環境濕度範圍 動作時、保存時:各35~95%RH (不可結露)
溫度的影響 在-25~+70℃ 的溫度範圍內、+23℃ 時,檢測距離的±10%以內
電壓的影響 在額定電源電壓±15%範圍內,額定電源電壓時,檢測距離的±1%以內
絕緣阻抗 50MΩ min. (at 500 VDC)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耐電壓 AC1,000V 50/60Hz 1min 所有充電部與外殼間
振動(耐久性) 10~55Hz 重複振幅1.5mm X、Y、Z各方向 2h
衝擊(耐久性) 5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1,000m/s2 X、Y、Z各方向 10次
保護構造 出線型/接頭中繼型:IP67 (IEC60529)、IP67G (JIS C 0920 附錄1)、
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3 合格(切削油種類 JIS K 2241:2000規定的切削油類、溫度35℃ 以下)、
ISO 20653規格(原DIN規格 40050 PART9) IP69K
連接方式 出線型(標準纜線長度2m)、接頭中繼型(標準纜線長度0.3m)
重量
(包裝狀
態)
出線型 約60 g 約70 g 約130 g
接頭
中繼型
約30 g 約40 g 約70 g
材質 外殼 不銹鋼(SUS303) 鍍鎳黃銅
檢測面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緊固螺帽 鍍鎳黃銅
鋸齒型墊圈 鍍鋅 鐵
纜線 聚氯乙烯(PVC)
附屬品 使用說明書、緊固螺帽、鋸齒型墊圈

*1. 請在綠色指示燈亮燈的範圍內使用。(D2型除外。)
*2. 應答頻率為平均值。檢測條件:標準檢測物體為準,檢測物體的間隔為標準檢測物體的2倍,設定距離為檢測距離的1/2。
*3.「歐姆龍耐油元件評價基準」是指歐姆龍獨家的耐用性評價基準。
本型錄中標示的耐油實力年數,是代表商品設計及耐油性能評價結果中位數(=Typ值)的實力值。  
出貨的產品實力值以2年為中心存在誤差。
接頭中繼型在與圓形耐油連接器XS5 NEXT系列正確嵌合的狀態下,實證耐油實力值2年。
纜線芯線露出的部分,非本性能的對象。